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级森林生态学

课程编码:071300M02007H 英文名称:Advanced Forest Ecology 课时:48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普及课 主讲教师:王辉民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科目为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管理学、生态恢复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应用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生态学基础的学生开设。
通过对森林生态学基本理论、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的讲解,结合野外实习,和选题发表,使学生基本掌握森林生态学基本理论,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及研究方法,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打破听-讲模式,添加一些欧美元素,加强师生互动,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下,提高学生的森林生态学水平和野外研究能力。

预修课程
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基础生态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森林生态学基础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课程内容总体介绍
第2节 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发展概况
第3节 生态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种群生活史对策
第2节 种群动态与种群调节
第3节 林木种群生态学研究
第三章 群落生态学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森林群落的特征
第2节 森林群落的演替理论
第3节 森林群落的种间相互作用
第四章 森林交错带生态学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交错带现象及森林交错带
第2节 高山树线交错带的格局
第3节 高山树线的形成机制
第4节 树线交错带种子库、幼苗补充和树线动态
第5节 树线交错带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6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2节 全球能量平衡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 地球水资源与水循环
第4节 森林生态系统水与能量平衡
第5节 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水分运移
第6节 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观测方法与技术
第7节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
第8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
第9节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
第10节 氮形态的生态学意义
第11节 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地下过程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根系-细根-吸收根
第2节 根系属性生物地理格局
第3节 细根属性及资源获取策略
第4节 地下生物多样性及时空变异
第5节 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的关联性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野外实习 6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基于国科大燕山站开展野外实习
第2节 介绍森林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与平衡;
第3节 生态系统碳水能量分配及平衡关系;
第4节 生态系统碳氮水基本过程;
第5节 生态系统碳氮水平衡基本观测方法
第八章 基础理论测试(期中考试)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基础理论测试(期中考试)
第九章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经营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全球与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第2节 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3节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
第4节 森林经营理念发展及可持续经营
第十章 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全球变化概述:温室效应、气候变化、氮沉降
第2节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过程的影响
第3节 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4节 大气氮沉降与森林生态系统
第5节 气候变化与入侵物种
第十一章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内涵
第2节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服务指标及估算方法
第3节 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及其估算方法
第4节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
第5节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第十二章 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实习 6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森林生物量调查与生物量碳估算(样地建立、每木检尺、碳密度计算等)
第2节 森林土壤调查与土壤服务功能(土壤剖面、土壤孔隙度、土壤碳库等内容)
第3节 森林与小气候(光、温、湿、风观测)
第4节 观察林分结构与生态功能差异(人工林-天然林)
第5节 干扰(采伐、火、病虫害、风道等)与森林管理
第十三章 期末考试 3学时 王辉民
第1节 期末考试

参考书
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雷家富 2007 中国林业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王辉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副主编,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相关研究;徐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石培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