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公共政策学

课程编码:120400M01004H 英文名称:Public Policy Science 课时:54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叶中华

教学目的要求
一、教学目的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以问题导向、关注政治过程的如何决策的课程。本课程着眼于培养研究生掌握公共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熟悉政策规划与政策分析的概念、理论、方法与原则,着重介绍各级政府的政策过程循环、政策变迁、理性选择、利益集团等社会经济学的解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研究生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应作为其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其它相应学科研究生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能够在了解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和演进历史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基本要素;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研究生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并为研究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研究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与历史,掌握公共政策的涵义,了解现代公共政策的由来、把握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了解古今中外的政策思想。
2、通过介绍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特征、本质、功能和基本的分类方法。
3、了解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公共政策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诸环节和逻辑流程,掌握公共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
4、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第一和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首要主题。应了解政策制定中的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采纳与政策合法化等基本内容。
5、了解公共政策执行活动的规律,正确认识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把握政策执行的科学程序。
6、公共政策评估和监控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政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掌握政策评估的含义、类型、意义,探讨政策评估的标准、过程、步骤,并对政策监控的基本理论和现状进行分析。
7、掌握公共政策去向的三种可能性:持续、调整或终结;熟悉公共政策周期,并了解公共政策周期研究的重大意义。
8、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
9、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5学时
第1节 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
第2节 公共政策学的范式
第3节 公共政策学的意义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6学时
第1节 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
第2节 政策分析的构成因素
第3节 政策分析的程序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三章 问题界定 8学时
第1节 政策问题的性质
第2节 问题界定的过程
第3节 问题界定的方法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四章 目标、要素和标准 6学时
第1节 政策目标
第2节 关键要素
第3节 评估标准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备选方案 7学时
第1节 备选方案的必要性与来源
第2节 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
第3节 备选方案产生的方法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方案比较与择优 8学时
第1节 方案比较的内容
第2节 方案比较的方法
第3节 方案抉择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七章 政策执行与监测 8学时
第1节 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第2节 政策执行的工具选择
第3节 政策执行中的监测
第4节 案例分析
第八章 结果评估 6学时
第1节 政策评估概述
第2节 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模式
第3节 政策评估的方法

参考书
1、 理解公共政策 托马斯·R.戴伊 2011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叶中华,曾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现任公管学院公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主持了“高层次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等40多项科研课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