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第四纪微体古生物与生态

课程编码:070905M08001H 英文名称:Quaternary micropaleontology and ecology 课时:39 学分:1.00 课程属性:实验课 主讲教师:孙爱芝等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微体古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了解三类微体化石(硅藻、植硅体、孢粉)在第四纪古生态研究中的作用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不同化石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和基本鉴定方法;熟练利用显微镜进行某些特征微体古生物化石形态学观察,最终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工作目标,合理利用并设计微体化石研究方案。
该课程的讲授需要使用实验室,涉及的实验室包括岩矿显微镜教学实验室(教一144)、精密显微镜教学实验室(教二 244)、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实验室(学园四228)、地磁学教学实验室(学园四232)、标本陈列室(学园四 220)。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微体古生物学概况 1学时 旺罗
第1节 微体古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历史,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微体古生物学的分类和应用。
第二章 硅藻形态与生态 14学时 旺罗
第1节 硅藻学基本理论
第2节 硅藻鉴定与生态环境特征
第3节 硅藻定量重建的方法
第4节 硅藻在古气候、古环境、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5节 硅藻分类实习
第三章 植硅体形态与生态 12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植硅体基本理论
第2节 植硅体在第四纪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
第3节 植硅体在考古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第4节 植硅体数据处理及常用软件的讲解
第四章 孢粉学形态与生态 12学时 孙爱芝
第1节 孢粉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孢粉形态特征
第2节 空气孢粉样品的采集与镜下观察
第3节 现代花粉样品的采集与扫描电镜下观察
第4节 孢粉学在第四纪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前沿案例

参考书
1、 1.Phytolith: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Archaeologists and Paleoecologists;2.Paleoethnobotany: A Handbook of Procedures (3rd);3.Diatoms. In: Track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Using Lake Sediments 1.Piperno、 D R.;2.Pearsall、 D M.;3. Battarbee、 R.W. 1. 2006年;2.2015年;3.2001年 1.New York: AltaMira Press;2.Walnut Creek: Routledge;3.Springer Netherlands

课程教师信息
旺罗,副研究员。1968年出生于西藏白朗县。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以硅藻为主要研究手段,长期从事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的研究。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86.9 - 199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古生物,学士
? 1990.7 - 1994.8,西藏自治区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工作
? 1994.9 - 1997.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古生物,硕士
? 1997.9 - 2000.8,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博士
? 2000.8 - 至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室,工作
? 2006.5 - 2007.4,英国伦敦大学环境变化研究中心(ECRC, UCL),访问
? 2009.9 - 2010.2,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海洋系(SCE,LSU),访问
学科类别:
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方向:
研究手段:硅藻
研究地区: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云南云龙天池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湖泊
研究内容:末次冰期、全新世和1000年来古季风,古环境和古生态演化历史

孙爱芝,讲师。1979年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县。1998年毕业于聊城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孢粉为主要研究手段,长期从事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及全球变化的研究。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5项国家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8.9 - 2002.7,聊城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学士
? 2002.9 – 2007.6,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第四纪地质学,博士
? 2007.7 – 2011.10,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工作
? 2011.11 - 2013.1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 2013.11 - 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工作
学科类别:
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方向:
研究手段:孢粉
研究地区: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西伯利亚南部泥炭和湖泊、青藏高原表土和湖泊
研究内容:全新世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生态演化历史,孢粉学现代过程研究
  
张健平,男,1981年5月生, 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士,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2010-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任该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硅体形态、古生态及植物考古研究工作。提出了区分黍、粟及其野生祖本植物植硅体的分类标准,首次提出了鉴定茶叶遗存的植钙体鉴定标准,为区分、鉴定灰化腐朽的植物遗存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利用植硅体、花粉、淀粉分析等手段,对我国陕西关中、河北、河南、新疆罗布泊等地区重点考古遗址,开展了农业考古、环境考古和古生态研究,对于早期水稻、粟、黍农业起源和传播,环境变化与农业起源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为探讨我国北方农业起源和传播过程提供了新证据,为重新认识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形态、气候环境条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目前已在PNAS, Scientific Reports, PLoS ONE, The Holocene, QSR, Boreas等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两项,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资助,任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理事。

1学历与工作经历
2001.7-2005.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本科
2005.7-2010.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第四纪地质学 博士
2010.6-2012.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2012.12-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5.2-2016.2 美国哈佛大学 访问学者

2 获奖情况
2010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3 学术任职
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

4 研究领域:
植硅体形态,植物考古,古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