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等大地构造学

课程编码:070904M04006H 英文名称:Advanced Tectonics 课时:60 学分:4.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张开均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构造地质学的核心课程,适用于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本课程系统阐述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前沿进展,重点探讨大洋和大陆岩石圈板块相关大地构造现象及动力学机制,深入分析碰撞造山带、地幔柱等关键大地构造单元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探索全球构造演化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地球观,了解全球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掌握大地构造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能够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基本地质资料和各种相关地质学知识来合理地探讨区域和全球的岩石圈大地构造演化,为今后的地质学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预修课程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地球化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3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课程简介
第2节 地球圈层划分
第3节 岩石圈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4节 软流圈
第二章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
第2节 岩石圈板块划分与板块边界类型
第3节 威尔逊旋回
第4节 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洋脊俯冲及其板片窗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洋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第2节 洋脊俯冲观察
第3节 板片窗形成机制
第4节 板片窗成岩作用
第5节 板片窗成矿作用
第6节 中国实例
第四章 地幔柱及洋底高原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地幔柱基本原理
第2节 洋底高原观察
第3节 洋底高原识别
第4节 洋底高原对大洋俯冲的制约
第5节 洋底高原对大陆生长的意义
第6节 中国实例
第五章 大洋俯冲:水平俯冲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平俯冲的定义
第2节 平俯冲的成因
第3节 平俯冲的时空分布和演变
第4节 平俯冲的造山作用:以安第斯为例·成岩作用
第5节 成岩作用:变质核杂岩
第6节 成岩作用:埃达克岩
第7节 中国实例
第六章 俯冲增生与侵蚀 3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俯冲增生楔结构和组成
第2节 俯冲增生楔变形
第3节 俯冲侵蚀及构造与成岩作
第4节 俯冲增生和侵蚀发生机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第七章 岩石圈深俯冲作用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岩石圈深俯冲作用标志:超高压变质岩
第2节 岩石圈深俯冲的历史变化
第3节 岩石圈深俯冲实例
第4节 岩石圈深俯冲的形成和折返
第5节 岩石圈深俯冲对岩石圈演化和全球构造的意义
第6节 岩石圈深俯冲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
第八章 岩石圈褶皱作用 3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地质和地球物理观察
第2节 特点、机制和效应
第3节 研究方法
第4节 中国实例
第九章 不规则大陆边缘在大陆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6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成因机制
第2节 大地构造意义
第3节 对大陆碰撞的制约
第4节 地中海型岩石圈碰撞
第5节 中国实例
第十章 滑线场理论和逃逸构造 2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滑线场
第2节 逃逸构造
第3节 颈缩构造
第4节 山弯构造
第5节 中国实例
第十一章 岩石圈伸展作用:以变质核为例 5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变质核杂岩的全球分布
第2节 经典大陆变质核杂岩特点和要素
第3节 大陆变质核杂岩形成的基本构造物理条件
第4节 大陆变质核杂岩地球动力学
第5节 大洋变质核杂岩
第6节 中国实例
第十二章 岩石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 5学时 张开均
第1节 岩石圈构造作用对大气圈和水圈的制约
第2节 大气圈和水圈对岩石圈构造作用的制约
第3节 构造作用对生物圈的制约
第4节 岩石圈和软流圈/地幔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俯冲带结构解剖与增生造山作用 3学时 肖文交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第2节 俯冲带结构与组成
第3节 增生过程时空制约

参考书
1、 Planetary tectonics Watters、 T.R.; Schultz、 R.A. 201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张开均,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经历:
201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教授
2002 南京大学地质学研究员
2002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学研究员 c
研究领域
1.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及演化
2. 中国东部岩石圈构造演化
3. 非传统方法特别是沉积地球化学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4. 构造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