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现代地层学原理

课程编码:070900M01002N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Stratigraphy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张元动等

教学目的要求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支柱性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层状岩石(地层)的分类、命名、对比和解释等。对整个地球历史的重建、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的探索、重要化石能源形成和分布的认识等,都涉及到地层学问题。地层学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发展出一系列分支学科。
本课程介绍地层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任务,讲解地层的形成、层序识别、划分对比等原理,并以史前丰富的地层记录和“金钉子”为主要素材和案例,详细讲解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态地层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作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形成对地层学的系统性认识,掌握地层学的系列研究方法和工作原理,了解地层学的发展趋势,深入认识史前不同阶段和地质背景下的地层分布规律。"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地层学发展史
第1节 地层学的发展历程及哲学背景 1.0学时
第2节 地层学概念涵义 1.0学时
第二章 地层学基础
第1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1) 1.0学时
第2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2) 1.0学时
第三章 岩石地层学
第1节 沉积作用与地层形成 2.0学时
第2节 岩石地层单位及其划分对比 2.0学时
第四章 生物地层学
第1节 生物地层学基本原理 2.0学时
第2节 生物地层基本单位和命名 2.0学时
第3节 生物地层对比 2.0学时
第五章 年代地层学及“金钉子”
第1节 年代地层系统及“金钉子”概念 2.0学时
第2节 “金钉子”实例分析 2.0学时
第六章 化学地层学及案例分析
第1节 化学地层学基本原理 2.0学时
第2节 化学地层学实例分析 2.0学时
第3节 同位素地层学实例分析 2.0学时
第七章 地层测年
第1节 地层测年基本原理 2.0学时
第2节 同位素测年主要方法 2.0学时
第八章 磁性地层学
第1节 磁性地层学基本原理 2.0学时
第九章 事件地层学
第1节 事件地层学基本原理 2.0学时
第2节 事件地层学实例分析 2.0学时
第十章 层序地层学
第1节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及概念 2.0学时
第2节 层序地层学实例分析(1) 2.0学时
第3节 层序地层学实例分析(2) 2.0学时
第十一章 地层记录评价
第1节 地层记录特点、完整性及机制 2.0学时
第十二章 地层单位命名和修订
第1节 地层单位命名和修订方法 2.0学时
第十三章 其他分支学科及陆相地层分析
第1节 陆相地层主要特征 2.0学时
第2节 陆相地层划分对比 2.0学时
第3节 旋回地层学 1.0学时
第4节 生态地层学 1.0学时
第十四章 课程野外实习
第1节 南京江宁区古泉水库剖面 3.0学时
第2节 南京栖霞区正盘山剖面 3.0学时
第3节 野外地层沉积构造及成因 2.0学时
第十五章 考试
第1节 闭卷考试 2.0学时

参考书
1、 "《地层学基础与前沿》, 《国际地层指南: 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第二版)》,《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Field (Third Edition)》" 龚一鸣、张克信(主编),萨尔瓦多(主编),詹仁斌、张元动(主编),M.E. Tucker 2016,2000, 2022,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John Wiley & Sons Ltd (England)

课程教师信息
"张元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早古生代地层及笔石动物研究,近年来致力于面向国民经济的综合地层与精时古地理研究,服务我国油气勘探生产。国际笔石学科的主要带头人、国际奥陶系研究的主要专家,我国第一个‘金钉子’—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全球界线层型的主要完成人。历任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国际笔石学科组组织委员、国际IGCP653项目共同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工作组组长、《地层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古生物志》编委等职。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课题、中石化海相地层前瞻性课题等10余个项目。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专著9部、软件著作权2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周传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晚前寒武纪至寒武纪早期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新元古代冰期事件,埃迪卡拉纪古环境、古生物学和综合地层学等。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包括Geology、Nature等NI期刊论文20余篇,H-index指数48。目前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成冰系分会选举委员、埃迪卡拉系分会选举委员和埃迪卡拉系分会第二阶工作组组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微体古生物学报》副主编和《沉积学报》、《地层学杂志》编委。获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2015)、2014年度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江苏省地质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和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6)。
王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地层专业,94、98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及博士学位,2005年被聘为研究员。先后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福冈大学地学部客座教授。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系分会选举委员、国际SCI期刊《Palaeontology》编委,主要从事定量地层学、?类生物地层学研究,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专著1部,英文编著2部。作为骨干参与完成二叠系乐平统底界、长兴阶底界两枚“金钉子”的建立,对二叠纪末生物事件的定量研究成果两度发表在《Science》上,两篇皆为SCI 高引用率文章,被评为2000、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负责编写最新版(2014版)《中国二叠纪地层表》及《说明书》,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