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天体生物学

课程编码:070903M04006N 英文名称:Astrobiology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殷宗军等

教学目的要求
天体生物学是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交叉学科,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天体生物学研究人才,推进我国行星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深空探测需求。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宜居性起源和早期阶段性演化、地球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火星宜居性演化、太阳系地外海洋和冰卫星的宜居性和探测、彗星和小行星及其对生命起源的意义、太阳系的结构等。这些内容不仅涉及地球科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和行星科学(行星地质学、行星化学和行星物理学)以及深空探测计划(国内外的火星探测、木星系以及土星系探测等),要求研究生对天体生物学的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技术方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天体生物学概论 6学时
第1节 天体生物学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发展简史
第3节 天体生物学在行星科学中的地位
第5节 我国行星探测任务与天体生物学发展
第6节 课程体系介绍和课程要求
第二章 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系成型 4学时
第1节 元素、矿物、水和有机物的起源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和结构
第3节 地-月系形成过程
第4节 彗星、小行星和陨石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第三章 宜居地球的起源和早期阶段性演化 9学时
第1节 冥古宙地球和晚期重轰炸事件
第2节 地球生命起源:假说和证据
第3节 地球早期生命的地质记录
第4节 前寒武纪生物圈宏演化
第5节 Boring Billion真的Boring吗?
第6节 GOE和NOE事件及其生态效应
第7节 雪球地球事件及其生态效应
第8节 46亿年地球宜居性阶段性演化简史总结
第9节 思考讨论:为什么地球是宜居的?
第四章 地球极端环境和生命 5学时
第1节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极端环境?
第2节 海底黑烟囱和黑暗生物群
第3节 海底白烟囱及其对生命起源的启示
第4节 火山、热泉、盐湖、冰冻圈和极端微生物
第5节 临近空间研究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第五章 火星 7学时
第1节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火星
第2节 欧美和中国的火星探测介绍
第3节 火星地质学和沉积学研究进展
第4节 火星上的水和有机质
第5节 火星生命研究现状和展望
第6节 如何在地球上研究火星:类火星地貌、环境和微生物
第7节 如何在地球上研究火星(2):实验室模拟
第六章 地外冰海洋 6学时
第1节 地外海洋概述
第2节 木卫二Europa
第3节 土卫二Enceladus
第4节 土卫六Titian
第5节 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第6节 如何在地球上研究地外海洋:实验室模拟
第七章 系外行星探测 3学时
第1节 为什么要搜寻系外行星
第2节 系外行星探测技术、计划和最新进展
第3节 系外行星宜居性判定和天体生物学意义

参考书
1、 ASTROBIOLOGY:An Introduction; Alan Longstaff 2015 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

课程教师信息
殷宗军,男,1985年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负责人,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生物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主编论文专辑2部,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PNAS、Current Biology、Ge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5篇,一作Nature Index杂志论文5篇。研究成果入选Science杂志2015年“Top 10 Images”、2016年度和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十大进展、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6)和2015年度中国地质学研究十大进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