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水质界面过程原理

课程编码:083001M05013H 英文名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quatic surface process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郑建中等

教学目的要求
课程将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天然与水处理过程中的界面现象展开,在讲授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典型的天然界面过程以及水处理过程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以期学生对环境界面过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或工程实践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水质界面过程原理的发展 2学时
第1节 水质界面过程原理的发展
第二章 固液界面科学基础 14学时
第1节 水化学与胶体科学基础
第2节 界面特性与表面络合理论
第2节 界面特性与表面络合理论
第3节 界面特性与表面络合理论
第3节 颗粒物相互作用
第4节 颗粒物相互作用
第5节 颗粒物相互作用
第三章 天然颗粒物的界面过程 12学时
第1节 铝铁硅矿物的固液界面化学
第2节 矿物的溶解与沉淀
第3节 土壤和沉积物的固液界面化学
第4节 界面吸附机制与表面络合模型
第5节 天然水体中的光化学反应
第四章 人工强化过程中的界面原理 18学时
第1节 电化学强化界面过程
第2节 絮凝过滤分离界面过程
第3节 化学强化氧化/还原过程
第4节 污泥调理技术原理
第5节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原理
第6节 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界面过程原理
第五章 实践-参观实习 4学时
第1节 实践-参观实习
第2节 实践-参观实习

参考书
1、 MWH’s 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s and design J.C.Crittenden 2005 John Wiley & Sons,Inc.

课程教师信息
王东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水质学、混凝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针对水体颗粒物/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和高效去除,充分应用现代物化分析技术与环境微界面原理,系统开展了以高效混凝剂、高效反应器及混凝过程控制为核心的优化混凝集成技术研究,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铝-铁-氧化硅水化学、混凝过程化学与动力学、絮体分形结构、混凝计算模式与工艺控制技术以及优化混凝工艺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先后还参加了富营养化的评价防治,有机有毒物、嗅味物质的吸附降解,纳米污染物的微界面过程与生态效应,水体颗粒物与沉积物吸附絮凝理论和水质模式计算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点,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及973/863项目以及企业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近5年发表SCI论文50余篇,已接受SCI论文8篇,被引用76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参编著作4本。 郑建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美国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多硫化物还原固定化修复地下水中污染物技术及相关机制,页岩气/煤层气产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高效、选择性去除技术,油田油泥资源化,新型环境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微污染饮用水高级处理方法,以及受污染土壤-地下水系统的修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赵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环境电化学/光电化学水处理与资源化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功能性电极材料研发、污染物的光电化学微界面转化过程、基于光电过程的高级氧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工程实践应用的系列研究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共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研究技术在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处理与利用、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