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土壤资源学

课程编码:0903Z1M04001H 英文名称:Science of Soil Resources 课时:62 学分:4.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张甘霖等

教学目的要求
《土壤资源学》课程将土壤系统中的微观过程与资源角度的宏观过程结合,将系统讲述土壤的概念、本质、过程、特征,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现状及其评价与监测方法体系,土壤资源与地表系统其他圈层的关系,以及土壤资源对相关诸领域的作用和地位。以课堂教学为主、野外实习为辅。通过本课程学习,研究生可以对土壤系统的过程与机理有一定认知,对土壤资源的概念、本质、特征,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现状及其评价与监测方法体系,土壤资源与地表系统其他圈层的关系,以及土壤资源对相关诸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有系统和深入的理解。有益于学生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思路的启发,并为论文和课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铺垫。通过一定学时的野外实习,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具备野外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能力。参加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土壤学课程学习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土壤资源学概念、范围 2学时 张甘霖
第2节 土壤资源学现状与趋势 1学时 张甘霖
第3节 土壤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全球变化等领域的交互关系 1学时 张甘霖
第4节 土壤资源学与地球关键带 1学时 张甘霖
第二章 土壤发生与过程
第1节 土壤发生学基础理论 1学时 张甘霖
第2节 土壤与成土环境之间的关系 2学时 张甘霖
第3节 主要成土过程与土壤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 2学时 张甘霖
第三章 土壤分类
第1节 土壤分类目的、意义、现状 1学时 张甘霖
第2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2学时 张甘霖
第3节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特征与成土过程 2学时 张甘霖
第四章 土壤空间变异
第1节 土壤发生与土壤空间变异关系 2学时 潘贤章
第2节 土壤空间变异尺度效应 3学时 潘贤章
第五章 土壤资源区划
第1节 土壤资源区划理论、方法 1学时 赵玉国
第2节 土壤资源区划发展现状 2学时 赵玉国
第3节 我国土壤资源区划与格局演变 2学时 赵玉国
第六章 土壤调查与制图
第1节 土壤调查基础知识 1学时 赵玉国
第2节 野外土壤调查程序与内容 2学时 赵玉国
第3节 土壤制图原理与方法,历史沿革与现状 2学时 赵玉国
第七章 土壤遥感与近地传感
第1节 土壤遥感与制图 3学时 潘贤章
第2节 土壤近地传感 2学时 潘贤章
第八章 土壤信息系统、土壤质量与土壤评价
第1节 土壤信息系统 1学时 潘贤章
第2节 土壤质量演变驱动机制 2学时 潘贤章
第3节 土壤评价 2学时 潘贤章
第九章 土壤退化与改良
第1节 土壤退化概述 1学时 刘小京
第2节 土壤侵蚀 1学时 刘小京
第3节 土壤盐渍化 1学时 刘小京
第4节 土壤酸化 1学时 刘小京
第5节 土壤污染 1学时 刘小京
第十章 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
第1节 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技术 2学时 李保国
第2节 人-土(地)系统关系 2学时 李保国
第3节 土壤资源管理政策 1学时 李保国
第十一章 土壤资源学实习
第1节 外业调查 6学时 赵玉国
第2节 内业实习 6学时 赵玉国

参考书
1、 中国土壤地理 龚子同 2014 科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张甘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土壤发生和土壤分类、土壤地球化学、土壤地理、土壤资源和信息研究。
赵玉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分类与土壤调查、数字土壤制图、土壤信息、土壤评价等领域研究。
潘贤章,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定量遥感,利用遥感光谱进行土壤信息获取和土壤属性区域制图;从事土壤信息挖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土壤数字制图。
刘小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主要从事缺水盐渍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水土资源管理;植物抗逆生理生态与作物优质高效栽培;咸水安全高效利用与盐生植物开发。
李保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土壤过程的定量化及其在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