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等地震学

课程编码:070801M05003H 英文名称:Advanced Seismology 课时:5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陈晓非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准备从事地震学研究的固体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生提供必备的地震学进阶训练。从连续介质力学开始,学习地震波动方程数学上的推导和在不同模型中求解,并从物理角度理解和掌握地震学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现象,以及地震震源的物理模型。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地震学、普通物理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地震学绪论 1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地震学绪论
第二章 弹性动力学基础 3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弹性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 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 6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
第四章 成层半空间的地震波 6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成层半空间的地震波
第五章 射线理论 6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射线理论
第六章 地震学中的反演问题 6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地震学中的反演问题
第七章 面波理论与简正模型 6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面波理论与简正模型
第八章 地震震源 3学时 于湘伟
第1节 地震震源
第九章 地震学最新前沿进展 13学时 陈晓非
第1节 地震学最新前沿进展

参考书
1、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2nd) Shearer P. 2005年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陈晓非,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工作,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9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培养20余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青项目、优秀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重大项目课题以及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及其在防震减灾和资源勘探领域的应用。

教育背景
1986-1991,地球物理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
1982-1985,地球物理学硕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78-1981,地球物理学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工作经历
2016.09- 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系主任
2008.06-2016.08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执行院长 (2009-2014)
1996.09-2008.05 教授,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地球物理学系主任
1992.01-1996.08 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
1985.03-1985.12 研究实习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荣誉奖项
2015, 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 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首届会士(Fellow)并获银质奖章(Silver Medal)
2009, 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1996,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于湘伟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
研究方向: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定位

工作背景
2003.05-2005.05 年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
2005.07-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院学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6.09-1992.007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中学
1992.09-1997.07 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理学学士
1997.09-2003.0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

近5年主持项目:
1. 自然基金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三维精细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90万,2014-2017(41374105)
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川滇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40万,2011-2013(KZCX2-EW-QN603)

代表性文章:
1. 药晓东,于湘伟,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的模拟,地球物理学报,2015,58(3):886-903。
2. 王小娜,于湘伟,芦山震区地壳三维犘波速度精细结构及地震重定位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15,58(4):1179-1193。
3. 王小娜,于湘伟,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一维P波速度结构,地震研究,2015(01): 15-24
4. 王小娜,于湘伟,2014.昭通地区地震层析成像及彝良震区构造分析.地球物理学进展,29(4):doi:10.6038/pg20140400.
5. Zhou Y Z*, Yu X W, Yang H, et al., Multiplicity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Izu-Bonin area[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012,198: 51-60.
6. Yu, X. W. et al. Seismic imaging and seismicity analysis in Beijing-Tianjin-Tangshan Reg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 2011, Article ID 216315, 13 pages, 2011. doi:10.1155/2011/216315.
7. 于湘伟,陈运泰,京津唐中小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及其对比.地震学报. 2010,32(3):257~269
8. 于湘伟,陈运泰,华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分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30(2):29~33
9. 于湘伟,雷建设,石耀霖,张怀..西南天山地区的地震重定位与活动性分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 27(3):69~74
10. 于湘伟,陈运泰,张怀..京津唐地区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10, 53(8):1817~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