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层序地层学

课程编码:070904M05003H 英文名称:Sequence Stratigraphy 课时:42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陈代钊等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和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熟悉、掌握层序地层学的独特术语系统,基本概念、等时地层概念模型以及分析方法。了解沉积盆地中沉积岩层形成及盆地充填的动力学过程和驱动机制(构造、海平面变化/基准面及气候变化),熟悉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变化(包括接触关系)特点和规律,能够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盆内/盆间沉积岩层进行等时地层对比和特殊沉积体(如烃源岩、储集体及时效沉积层)的分布进行预测,并恢复沉积盆地的海平面/基准面变化和盆地充填历史及多(时间)尺度控制因素。学习本课程需要一定的沉积学(特别是沉积环境/相分析)、地层学和勘探地球物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和想象力。

预修课程
沉积学、地层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地震、测井)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概论 2学时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层序地层学发展概况回顾
第3节 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4学时
第1节 沉积盆地类型及盆缘地貌
第2节 层序形成主要控制因素
第3节 层序地层学术语与概念
第4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准层序与旋回地层
第三章 海相层序地层 4学时
第1节 概述:海相环境类型划分
第2节 滨岸-障壁-泻湖体系层序地层样式
第3节 三角洲体系的层序地层样式
第4节 河口湾体系的层序地层样式
第5节 滨外-陆架(风暴、潮汐)体系的层序地层样式
第6节 深海体系的层序地层样式与凝缩段
第四章 非海相层序地层 3学时
第1节 概述:非海相环境类型
第2节 河流类型与层序地层样式
第3节 湖泊体系的层序地层样式
第五章 海相碳酸盐体系层序地层 5学时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海相碳酸盐沉积控制因素
第3节 碳酸盐岩地层样式变化特点
第4节 海平面变化的碳酸盐沉积响应与层序地层样式特点
第5节 准层序叠置样式与旋回地层
第6节 碳酸盐岩层序-旋回地层实例介绍
第六章 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3学时
第1节 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第2节 测井资料旋回-层序分析
第3节 露头剖面、岩心旋回-层序分析
第七章 海平面变化的驱动机制 3学时
第1节 多尺度构造驱动机制
第2节 轨道-气候驱动机制
第八章 课堂讨论 3学时
第1节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单独或分组讨论(PPT)
第九章 层序地层学野外实习
第1节 观察密云附件中元古界下部层序类型与构成特点 6学时
第2节 观察密云附件中元古界上部层序类型与构成特点 6学时
第十章 课程考查 3学时
第1节 开卷考试
第2节 课堂作业(等时地层图绘制、地震剖面层序划分与盆地分析)
第3节 扩展阅读(综述或翻译)

参考书
1、 Principle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Catuneanu Octavin 2006年 Elsevier

课程教师信息
陈代钊,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现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国科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沉积学(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细粒碎屑岩以及硅质岩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对南方泥盆系碳酸盐岩沉积学、盆地分析、重要地质时期古海洋环境与生物协同演化以及有机质富集机理进行过系统研究,现主要对新元古代-古生代重大转折期的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有机质富集和白云岩化作用机理与相关储层发育预测进行重点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3项)和国家重大(油气)专项的研究工作。
现为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学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Facies》杂志副主编、《沉积学报》编委;国际沉积学会(IAS)和美国SEPM会员。
学习、工作经历:
1980-1984:湖南科技大学学习,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1986: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系工作,助教,讲授岩石-矿物学。
1986-198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习,沉积学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
1989-199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沉积学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
1992-1997: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助研-副研(1995晋升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特别是碳酸盐岩沉积学)、层序地层/盆地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7.12-2000.06:英国University of Durham,高访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得到中科院和英国 K.C. Wong - Royal Society Fellowship 资助),主要从事我国南方及英格兰南部泥盆系沉积学、旋回地层/层序地层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0.06-2002.03: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旋回地层/层序地层及古海洋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2.03-2003.03:加拿大University of Regina,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加拿大 Williston 盆地 Mississipian 碳酸盐岩沉积学、层序地层和储层性质以及我国南方泥盆系白云岩的成因和晚泥盆世古海洋学及生物绝灭的研究工作。
2002.12 -现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组组长,继续从事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学科类别:
地质学

研究方向:
本人的研究兴趣涉及“软岩”地质学的许多方面,现主要从事基础沉积学(特别是碳酸盐岩、细粒碎屑岩及硅质岩沉积学)、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学与盆地分析、成岩作用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应用沉积学(白云岩储层发育与分布)、沉积地球化学(包括低温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缺氧与有机质富集、深时地球系统过程(Deep-time GeoSystem)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