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环境与生物考古

课程编码:070903M04004H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nd Bioarchaeology 课时:54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李小强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环境与生物考古研究方向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全院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地质学、植物学、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手段,在认识人类起源和演化以及环境演变的基础上,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农业起源和发展等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介绍人类考古遗存中生物指标记录分析以及DNA和蛋白组学研究,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的过程,探讨人类获取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行为,揭示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及生活模式的影响,探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结合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与生物考古研究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充分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和热点科学问题,理解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演化与过去全球变化的关系,解读农业起源以及早期人类影响与适应等重要科学问题,也将为本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奠定基础,对相关专业研究生扩大知识面、增强环境与生物考古方面的研究兴趣等具有积极作用。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考古学、植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动物分类学等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导论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考古学的本质和目标
第2节 环境考古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
第3节 生物考古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
第4节 为什么学习环境与生物考古
第5节 如何学好环境与生物考古
第二章 环境和生物开古学的理论、方法和进展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
第2节 全球环境变化
第3节 环境考古学研究方法
第4节 生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第5节 环境与生物考古学展望
第三章 植物考古学 12学时 周新郢
第1节 植物及环境考古简介及研究背景
第2节 植物及环境考古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3节 研究思路及样品采集
第4节 微体化石分析与鉴定技术
第5节 植物大化石分析与鉴定技术
第6节 植物地理基础
第四章 动物考古学 9学时 张双权
第1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第2节 基本研究方法概述
第3节 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的富集与改造
第4节 动物死亡年龄分布研究分析
第5节 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观察与研究
第6节 骨骼表面非人工痕迹观察与研究
第7节 动物骨骼单元分布研究分析
第8节 旧石器时代烧骨的技术分析
第五章 新生代环境变化与古人类演化 9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
第2节 新生代人类及其远祖演化与环境变化的耦合
第3节 新生代时期的环境变化主要特点
第4节 新生代气候变化对古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第5节 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早期农业-文明等的可能影响
第6节 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假说
第7节 如何开展古人类与古环境变化研究
第六章 环境和生物考古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新技术和新方法概述
第2节 同位素分析及其应用
第3节 其它重要新技术及其应用
第七章 分子生物技术与生物考古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分子生物学简介
第2节 基因和基因组
第3节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第4节 古DNA分析及应用
第5节 蛋白质组学与生物考古
第八章 农业起源与传播及其影响和适应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农业起源研究的意义及历史
第2节 农业起源
第3节 农业的扩散与传播
第4节 农业起源的影响
第5节 农业起源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第九章 “人类世”与全球变化研究新进展 6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全球变化研究
第2节 “人类世”产生背景与意义
第3节 早期人类的影响与适应
第4节 全球环境事件对人类的影响
第十章 考试 3学时 李小强
第1节 闭卷笔试
第2节 闭卷笔试
第3节 闭卷笔试

参考书
1、 地质考古学 George(Rip) Rapp和Christopher L. Hill著,杨石霞、赵克良、李小强译 2020年 科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李小强,男,1965年2月26日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84.09-1998.07: 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理学学士。1988.09-1991.07: 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纪地质学,理学硕士。1998.09-2003.01: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理学博士。1991.07-1994.07: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研究实习员。1994.07-2000.03: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助理研究员。2000.03-2004.02: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03-2010.08: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09至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中科院重大方向项目和重大专项2级课题各1项,基金委面上项目4项,“973”项目研究专题3项,以及参加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等。已发表文章63篇,其中,国际SCI论文37篇,第1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8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科院创新先进个人等奖项。任第四纪委员会理事、土壤学会地质分会副主任,古植物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基于花粉和炭屑等生物指标记录,开展植被、气候环境、人类活动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重建黄土高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温暖期植被格局,全面认识黄土高原自然植被分布特征、演替过程,为应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数据。开展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区和内陆干旱区气候环境变迁及气候事件研究,在晚新生代东亚季风变迁,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事件和变率等研究中取得新见解;较早开展天然火与人类火活动研究,探讨火活动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系统开展人类活动的自然指标记录,研究早期农业起源、扩散与传播,重建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农业活动方式与强度,探讨主要农作物传播的时间与路径,揭示早期农业活动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
周新郢,男,1980年出生,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09-2003.07,兰州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学士学位;2003.09-2006.07,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硕士学位;2006.09-2009.07,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晚更新世人类活动与环境过程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更新世人类活动与环境过程,植物考古。
张双权,男,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1990年-1994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学士;1994年-1997年,西北大学,地质系,硕士;2004年-200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椎动物埋藏学及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 葛俊逸,男,1981年9月出生,现为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09-2003.07,吉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09-2010.0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第四纪地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0.03-2012.0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新生代地层与古气候,古人类遗址地层与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