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作物栽培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研讨

课程编码:090102M06002H 英文名称: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Techniques for Crop Cultivation 课时:2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研讨课 主讲教师:刘小京等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农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研讨课,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栽培新技术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栽培新技术研究现代农业和作物生长,开拓研究思路。
教学要求:随着作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学、信息学和机械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作物栽培新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新技术在主要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利用原理和效果,为开展有关交叉学科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栽培技术发展历史 3学时 刘小京
第2节 作物栽培内涵及作用 2学时 刘小京
第二章 现代栽培新技术
第1节 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动态 3学时 刘小京
第2节 作物栽培新技术原理 3学时 刘小京
第三章 作物栽培新技术研讨
第1节 新技术在作物栽培学中的应用 3学时 刘小京
第2节 新技术在作物栽培学中发展 3学时 刘小京
第四章 作物栽培学现代技术的实践与展望
第1节 作物栽培学现代技术的实践与展望 3学时 刘小京

参考书
1、 现代作物栽培学 官春云 2011年11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刘小京,男,河北宁晋人,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6月25日出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缺水盐渍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工作,包括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咸水安全灌溉和盐生植物开发利用等。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论著4部。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河北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省直五一劳动奖章和省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