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
课程编码:0839X6M05004H
英文名称:Cyber Security Situational Awareness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卢志刚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普及课,以正向感知和逆向感知、微观感知和宏观感知为技术维度,从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以及态势感知技术实践等三个层面进行授课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态势感知技术实践,主要对部分态势感知技术进行实验和评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态势感知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了解国内外主要的态势感知系统平台,并培养学生的态势感知技术实践能力。
预修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学科定义和课程概述 2学时 刘宝旭
第1节 学科定义和课程概述
第二章 态势感知概念和内涵 2学时 刘宝旭
第1节 态势感知概念和内涵
第三章 态势感知技术代系 4学时 刘宝旭
第1节 态势感知技术代系
第四章 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技术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技术
第五章 语义与本体表示技术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语义与本体表示技术
第六章 网络安全态势要素分类方法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网络安全态势要素分类方法
第七章 深度包分析技术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深度包分析技术
第八章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第九章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第十章 态势要素融合与归一化技术 1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态势要素融合与归一化技术
第十一章 传统态势识别技术 1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传统态势识别技术
第十二章 安全态势可视化 2学时 卢志刚
第1节 安全态势可视化
第十三章 威胁情报及其在态势感知中的应用 4学时 卢志刚
第1节 威胁情报及其在态势感知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面向态势感知的知识图谱 2学时 卢志刚
第1节 面向态势感知的知识图谱
第十五章 态势感知中评估和预测方法 4学时 卢志刚
第1节 态势感知中评估和预测方法
第十六章 国家级态势感知实践 4学时 卢志刚
第1节 国家级态势感知实践
第十七章 态势感知的新技术新应用 2学时 刘玉岭
第1节 态势感知的新技术新应用
参考书
1、
Cyber Defense and Situational Awareness
Alexander Kott; Cliff Wang;Robert F.Erbacher
2016年
Springer
课程教师信息
卢志刚 男,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等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等多项课题, 并先后参与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信息安全专项、部委专项等多项网络信息安全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讲研究生课程《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
刘宝旭 男,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导,第六研究室主任、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攻防技术、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等四十余项网络安全课题项目的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获得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6本、译著4本。
刘玉岭 男,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测评与认证等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公安部、中科院等多项课题,并先后参与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信息安全专项、部委专项等多项网络信息安全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1项,参与编制大数据安全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主持研制了多项安全工具,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公安、质检、安全、军队等重要行业部门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