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重力场与气候变化
课程编码:081601M06001H
英文名称:Time Variable Gravity Field and Climate Change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研讨课
主讲教师:张子占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大地测量学、重力学等专业研究生的研讨课程。近十年来GRACE重力卫星(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的成功运行,为连续监测全球重力场的时空变化与地表物质迁移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为探测和研究与地球各圈层运动及相互作用有关的地球系统物质分布、循环和能量交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与地表物质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时变重力场信息了解地表物质再分布过程,对探测地球系统内部的动力学和气候学驱动过程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分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概念、研究方法为主,讲解全球时变重力场的解算及其与地表物质迁移的定量关系;第二部分以介绍研究案例为主,讲解如何利用时变重力场研究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以及中国区域海平面变化成因、陆地水/地下水变化、冰川消融变化等规律,并且组织研究生们研读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未来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希望研究生们能初步掌握利用时变重力场研究地表物质迁移的流程与方法,以及了解国内外本领域关注的相关研究问题、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动向。
预修课程
卫星重力学、重力学、大地测量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基本理论 3学时 张子占
第1节 时变重力场基本理论
第2节 气候涛动与气候异常
第3节 地表物质迁移确定
第二章 GRACE卫星重力应用 11学时 张子占
第1节 全球、中国区域平均海平面变化成因分离
第2节 全球以及华北陆地水/地下水、冰川融化变化规律
第3节 算例实践
第4节 读书报告、研讨
第三章 低阶时变重力场应用 6学时 张子占
第1节 低阶时变重力场确定的主要方法以及研究进展
第2节 算例实践、读书报告、研讨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张子占,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后。主要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和遥感数据处理及其在全球质量运移、环境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的卫星重力时变资料滤波处理方法,被国际上广泛应用于相关地学研究中。在PNA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Water Resource Researche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国内外专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近5年被引用1000余次。曾主持(参与)多项与极地冰冻圈研究相关的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973、863)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