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大学英语I

课程编码:B15GB001Y-14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 课时:32 学分:2.00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主讲教师:向俊

中文介绍

英文介绍

教学目的要求
按照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I遵循较高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提高学术英语听说水平。
1. 通过系统的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辨音及发音水平,增加学生的口语自信心。
2. 通过学术访谈听力训练,帮助学生把握学术访谈的逻辑和语言技巧,并快速复述学术访谈的细节信息。
3. 通过学术讲座听力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听力笔记的技巧,识别长难句的结构,了解学术词汇的运用,提高精听的准确性。
4. 通过课堂口语讨论和竞赛,提高口语交流的表达技巧和互动技巧。
5. 通过牛津英语系列读本,帮助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1. Phonetics

2. Note-taking skills

3. Spot dictation and sentence dictation skills

4. 2-minute speaking skills

5. Interactional strategies

课时分配

除第一周进行课程描述外,每周均有语音训练,学术访谈与学术讲座穿插进行,口语训练在每一单元结束后进行。最后一周进行口语测试。期末考试时间另行安排。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I本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合理应对精神压力(Chapter 1 Mind Over Body),处理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Chapter 3 Adolescence 及Chapter 4 Adulthood),学习与人相处的沟通技巧(Chapter 5 Body Language 及 Chapter 7 Friendship)。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将人文关怀融入科学研究,将小我的世界变成大我的存在,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Chapter 8 Love),成为心智健全的大学生。

教材
1. Espeseth, M. 2017,《大学学术英语视听说教程(下册)》学生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外教社-牛津英语分级读物(第四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课程教师信息
郑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话语标记语的社会语用研究”(11CYY06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项目“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石化现象研究”(O95101LY00)。目前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中国英语能力量表》框架下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元语用意识研究”(19YYB005)。主编或参编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向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副教授,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10年所讲授的“硕士学位英语A”获评校级优秀课程。担任北京教育考试院与英国伦敦三一学院合作开展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考官。2013年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讲课程有:硕士学位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英语、博士学位英语读写、博士学位英语听说、英美文学选读、英诗选读等。

邬颖祺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语用学、英语教育。主要讲授课程:语用学、硕士学位英语、博士英语读写、博士英语听说等课程。2012年获北京市 “第三届青年教师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功决赛”特等奖。

曹笃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横跨本、硕、博三个教学项目组,承担《大学学术英语I》、《硕士学术英语A+读写课程》、《博士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博士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等的教学工作,共计600多个学时,每学期各门课评教结果均为“优秀”。自身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立了良好的同事、师生关系。

李富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兴趣为理论语言学,句法制图研究。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瑞士日内瓦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发表论文共2篇。担任句法制图国际研究协会(澳门)理事一职。

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