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材料专业)
课程编码:B04W1003H-02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n Organic Chemistry 课时:44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主讲教师:王彩旗等
内容提要: 三大部分(前言及主要仪器培训/基本技能操作/合成与分离实验及化合物波谱测试)
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前言及主要仪器培训 (8学时)
前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实验室安全技术介绍 (2学时)
目的及要求:学习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相关要求,训练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中记录,以及实验后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室主要仪器介绍和演示培训 (6学时)(介绍一般仪器原理及操作,分类培训设备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了解多种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训练学生针对具体实验正确选用仪器,测试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根据波谱数据推测、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判断物质纯度及品质的基本能力。
与有机合成分离及结构分析或性能研究等有关的常见设备有以下几类如:
a) 光谱仪类: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红外(IR)光谱仪、荧光(FL)光谱仪、拉曼(Raman)光谱仪;b) 色谱仪类: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制备色谱、凝胶色谱仪(GPC)等;c)其他独特功能设备:核磁共振(NMR)波谱仪、薄层色谱-质谱(TLC-MS)联用仪、紫外薄层色谱光谱仪、旋光仪、手套箱等仪器设备。
教学中会依据设备类型对其基本原理和性能或使用区别进行初步综合介绍,而实际操作及注意事项可以结合具体需要融入到具体实验中进行单独介绍及培训。每一次实验可以依据实验特色及选课学生的专业及学科掌握情况合理自主选择1-2种设备使用。
。
第二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12个学时)
熟练掌握:蒸馏,重结晶,过滤,沸点和熔点的测定。
实验一 重结晶提纯法及固体样品的熔点测定 (6学时)
目的及要求: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折叠滤纸、抽滤、热过滤等基本操作。了解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烘箱、循环水泵、恒温磁力搅拌器、显微熔点测定仪。
实验二 减压蒸馏 (6学时)
目的及要求:了解沸点与真空度的关系,掌握减压蒸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真空泵、真空压力表、温度计、蒸馏玻璃仪器套装、核磁共振波谱仪。
第三部分 分离与合成实验(24学时)
分离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机合成最重要的前期基础,可以训练学生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技能。只有熟练掌握化合物分离技能,才能保证获得纯品的合成化合物,才可以为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提供物质保证。
合成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部分。选择合成实验时,考虑到基本操作要获得较全面和多次重复的训练,应使学生做到多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目的性的合成反应实验,辅以少量综合性合成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结果由学生分析检验,可以提高综合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自行设计实施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打下基础。
实验三 色谱分析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菠菜色素的分离提取(8学时)
目的及要求:了解掌握薄层色谱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掌握分离用色谱柱的填充制
备方法及其在有机混合物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和基本技能。通过对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取纯化方法的基本思路与实验实施的具体过程;通过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操作,以及对比快速制备色谱的优势特性,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及其产物的不同鉴定原理。
实验仪器设备:紫外荧光灯、循环水泵、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快速制备色谱仪、
紫外可见光谱仪、紫外薄层色谱光谱仪。
实验四 反-1,2-二苯乙烯 (8学时)
目的及要求:学习Wittig反应制备反-1,2-二苯乙烯。
实验仪器设备:磁力加热搅拌器、油浴、循环水泵、烘箱、旋转蒸发仪、紫外荧光灯、
荧光光谱仪、或紫外吸收光谱仪、薄层色谱-质谱联用仪、或核磁共振波谱仪。
实验五 苯乙烯乳液聚合(8学时)
目的及要求:学习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掌握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磁力加热搅拌器、恒温装置、油浴、氮气装置、循环水泵、真空干燥箱、凝胶渗透色谱仪(含自动进样器的GPC)。
本课程总共授课4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 实验类别 | 课 程 内 容 | 学时 | |
| I | 前言及主要 仪器培训 |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实验室安全技术介绍; | 2 |
| 实验室主要仪器介绍和培训 | 6 | ||
| II | 基本操作 技能 | 重结晶提纯法及固体样品的熔点测定; | 6 |
| 减压蒸馏 | 6 | ||
|
III | 分离与合成 反应实验 |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原理和方法,菠菜色素的分离提取 | 8 |
| 反-1,2-二苯乙烯 | 8 | ||
| 苯乙烯乳液聚合 | 8 | ||